国家级青年人才
索涛,男,1979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航空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鸟撞分会副主任委员、结构与强度分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工程力学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动强度分析与设计、材料与结构的冲击动力学实验方法等方面科学研究。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力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
张伟伟,男,1979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AST、AAMM、TAML等国际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智能流体力学、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等人才项目或称号。
郗恒东,男,1977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极端力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湍流与流动稳定性专业组成员,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Physics of Fluids》客座编辑,《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实验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学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高聚物湍流、流动减阻以及热湍流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在《Science Advances》《J FLUID MECH》《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s of Fluid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SCI引用1000余次。
张超,男,1987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航空学报》和《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航空复合材料的多尺度损伤失效行为和结构抗冲击设计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Compos Sci Technol》《Compos Part A》《Compos Struct》《Inter J Eng Sci》等领域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中英文专著4部。
沈将华,男,1985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代应用物理学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先进结构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结构轻量化设计、结构/材料冲击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钛、铝、镁等轻合金在极端环境下的损伤失效、断裂及失效机理等研究。至今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周杰,男,1982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声速专业委员会委员,《航空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委。主要从事飞机舱内噪声、航空发动机声衬、仿生声学等航空振动噪声的研究。曾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空客噪声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学先进飞行器噪声中心从事航空噪声的研究,参与空中客车、香港政府、中国航空工业等多个大飞机降噪技术研究,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振动噪声项目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郭亚洲,男,1981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业组”成员。《固体力学学报》《现代应用物理》《计测技术》《Current Mecha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材料/结构动态力学行为与破坏机理、冲击动力学试验技术、飞行器结构抗冲击设计等研究。近年来在PRL、JMP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含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3项。
李霓,女,1986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飞行器智能感知、决策与控制,飞行器集群智能优化与控制等研究。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飞行器感知与控制相关项目6项,教育改革等相关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李冰,男,1986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先进航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包括弹性/力学超材料设计与应用、弹性波与振动控制、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无损检测等研究。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潘书诚,男,1987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气动研究与实验》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与流体力学研究,包括××声速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飞机结冰过程和防护、可压缩多相流、激波驱动生物医疗治疗等。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
周生喜,男,1987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及副秘书长、Associate Editor of MSSP,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SMS,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力学、连续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连续4年)。主要从事振动/流体能量俘获、非线性动力学、压电机器人等研究,学术成果及观点发表在Joule(IF>39)、APR、JSV、MSSP等权威期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李文丰,男,1988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气动研究与实验》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与实验流体力学研究,包括飞行器复杂流动主/被动控制、××声速湍流边界层、基于光学诊断的流动测量技术等。曾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在《Experiments in Fluid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流体力学、航空航天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屈峰,男,1988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航空学院副院长,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期刊专栏特邀主编、《力学与实践》期刊编委、《气动研究与实验》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先进飞行器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以及复杂流动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主持××重点课题、××国家科技××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近20项,在国内外领域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获2020年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封永亮,男,1985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先进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城市环境流体力学、××声速气动气热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Physics of Fluids》《Combustion & Flam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他引400余次。
贺顺,男,1988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分析、跨声速非线性颤振等研究。曾在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航空中心工作,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AIAA Journal》《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Nonlinear Dynamics》等航空航天、力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