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简称“文研院”)成立于2017年6月,由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文物局共建,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陕西“文化强省”“追赶超越”发展战略,围绕文物的发现、保护及传承利用,聚焦考古探测、发掘、保护、价值阐释、展示利用全链条的关键技术需求,主要从事文化遗产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旨在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以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学科建设。文研院围绕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强特色、筑高峰”工作思路,依托我校三航、材料及信息等优势学科领域,立足于现有师资队伍文、理、工多学科的结构优势,面向文化遗产“发现-保护-传承利用”的全流程,致力于培育高端人才和推进科学研究,全面深化文化遗产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重点建设考古科学与技术、文物保护技术、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三个学科方向。 文研院不断探索构建特色学科体系,积极推进文物交叉学科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北工业大学增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首批文物专业硕士学位点(代码:1451)。2024年,文研院计划招收首批20名文物专业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文物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文研院师资队伍在文物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突出的教学科研实力,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已形成“专任教师+校内双聘+柔性引进”的科研团队。其中专任教师21人,校内双聘专家13人,柔性引进专家5人。 专任教师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独特优势,汇聚文、理、工等多学科前沿领域人才,为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供交叉学科综合视角。并通过聘请校内海洋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领域专家,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多元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实施柔性引进机制,吸纳文化遗产领域行业优秀人才提供前沿视野与成果,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科研平台。文研院专注于文化遗产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加强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目前,文研院已建立起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大数据中心以及1个软科学研究平台,形成了坚实的科研支撑体系。院内科学布局了3个研究所和2个校内研究中心,为师生高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文研院注重国内行业间的深度交流,已成为7家文博行业联盟或联合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单位,6家行业协会及4家行业学会的重要成员单位。同时,文研院积极对外交流,搭建国际科研平台,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联合实验室,推动跨国界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科研成果。文研院始终站在文物保护交叉学科学术前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核心任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在学术研究方面,文研院成立以来累计获批纵向科研项目55项,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6项,累计经费到账1978.7207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内等国内外奖项共10项,领导批示1项。在科技创新方面,文研院拥有15项壁画保护新材料及工艺等方面的发明专利,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已承担20余项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和文物保护工程方案设计,与国内外多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其中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地球科学与地质资源所合作的基于纳米SiO2-四乙氧基硅烷的复合敷贴加固工艺在威尼斯拿撒勒圣玛利亚教堂修缮中成功应用,并获行业好评和媒体报道。 人才培养。文研院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本领与创新思维。在推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文研院主动与校内兄弟学院开展深度交叉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成功培养9名博士生和45名硕士生。 文研院以“总师育人文化”为引领,聚焦学科前沿,积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依托“文化遗产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选派不少于8名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创建文研院特色文化品牌——友谊文化沙龙,开展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供高层次思想交流平台。在课程设置上,文研院构建系统的文化遗产领域知识,并勇于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任,积极探索文物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研院与省内外多所文博单位开展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地教学的平台,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文研院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通过布局的全方位课程体系、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领域的前沿动态,兼具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化遗产研究优秀人才。 国际合作。文研院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共融发展的理念,于2019年成功倡议并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秘书处常设于文研院。至今,联盟已汇聚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埃及、波兰、哈萨克斯坦等19个国家的82所著名高校与文博机构。 文研院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2023年,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文化遗产交叉学科高端论坛。与15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10家国际高校或机构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获批国合基地1个、国家留学基金委——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项。积极推进与佛罗伦萨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围绕石窟寺、古代建筑、古代壁画等领域的保护技术展开深入研究。通过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合作,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新范式。 (数据截至2024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