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李言荣:强国复兴与西工大一流大学建设
2024-05-18 10:29李言荣 党政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2023年5月25日和7月14日,我校党委书记李言荣和校长宋保维围绕学校近期发展目标和落实举措分别在中层干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引起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热烈反响。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呈现一种蓬勃向上、追求卓越的氛围。为了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在近期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和具体举措,现在校内公开李言荣同志的报告视频和文字稿(略有删改剪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引用、摘录)。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到西工大工作刚好三个月了,按照我前面在电子科大、川大担任校长的规律,一般三个月左右就基本要把学校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就要给大家汇报一下调研的情况。这次,我大概用了一个半月时间调研完了各单位,然后开始梳理和整理。我到各个学院去调研一般都是直接提问,也没有客气。调研过后我就想,大家肯定会关心新来的书记对于办学治校到底是怎么看的、又准备怎么干呢。今天,我就结合主题教育的要求,结合西工大的实际,来跟大家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交流。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报告也是我多次与保维校长讨论后,吸收了他的很多观点和智慧,同时我也与基伟书记以及班子其他各位都作过面对面的交流讨论。

以前我也到过西工大,但是因为没有肩负责任,走马观花,和现在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总的印象是三句话:一是西工大的确是非常好的学校,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二是西工大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要清楚。因为他没有我的前一站四川大学的三校合并,也没有文理工医那么全,也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规模,应该说西工大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三是我认为我们西工大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应该说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天地。

可以说,西工大这些年发展得又好又快,在国内各方面都不错,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可以发展得更好、发展得更快些呢?甚至有没有超车、或者说走到国内工科高校的前面去呢?我们调研了半天,最终是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的。调研的目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有什么新路,我自己觉得是有一个机会的,后面再给大家详细讲。

今天我就结合“强国复兴与西工大一流大学建设”这个主题来进行汇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基本认识。就是对西工大整体上的一个初步了解。

二是发展趋势。也就是我们这类学校的机会与挑战。

三是他山之石。到底有什么可以借鉴参考的。

四是思路举措。主要是立足西工大,围绕我们的目标、战略,我们的具体思路、举措、路径是什么。

五是主要指标。最后总要回到指标上,不谈指标的发展都是靠不住的。

一、对西工大的基本认识

(一)西工大的型号、系统、集成技术在国内高校中非常强

这三个月我接待了许多来访,包括从成都来的高校,我非常自信、自豪的是陪着大家去看科技馆。我来了过后自己也是第一次去看科技馆,我都被西工大科技馆展示的系统型号集成能力所震撼,来参观的人无一不是如此认为。我感到西工大有点像是一所介于大学和工业院所之间的办学形式,既不是完全的大学,也不是完全的研究院所。这种形式是这些年,特别是这几十年来,推动着我们西工大对国家和国防科技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我也认为整个学校的科技实力非常强,我大概了解过,我们现在在研过千万的项目有60多项,其中军民各一半,经费也是大概各一半,军口稍微多一点点,这个结构是比较好的,说明我们争取资源的渠道并不是完全在军口,民口的增长也非常快。我们的科研经费在国内应该是靠近10位吧,这体现了西工大科研的综合实力,科研项目和经费非常重要地体现了我们的老师在外面去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二)总师校友的资源优势明显

我们的总师校友是学校“总师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我们非常自豪的方面。我们经常给来到这里参观的人讲,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总师副总师都来自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所有武器型号的总师中相当一部分也来源于我们的校友。这几年西工大在中学生中的口碑非常好,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想今后影响力应该还会继续扩大。有人说我们西工大这几年是被美国“捧”红的,其实也不尽然,原来我们太低调,了解的人不多、不深,我认为适当地宣传校友和学校是应该的。

(三)学科结构比较好

总体来说,学校的学科布局还是可以的,除了我们自己总结的三航、3M、3C以外,其他学科如理科、文科也有一定的基础。为什么说学科结构比较好?是因为一般说来工科的母机学科不外乎:强电、弱电、制造、材料这几个学科,所有其他工科都是通过它们组合出来的,比如说给航天用、给航空用、给兵器用、给电子用等等,而西工大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材料、制造、计算机都比较强,只是强电弱了一点。但工科的母机学科还是基本守住了的,这些年新工科结构已经搭起来了。

(四)学校的基础学科已布局,有一定基础

学校这几年在基础学科花了很大的精力,包括理科、文科、交叉学科有了基本的布局,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不平衡,实力差距还很大,数、理、化、生之间也很不平衡。

(五)文科比较弱小,主要是教学型

文科总体说比较弱小,目前文科主要还是在教学上,学科建设还跟不上文科的发展。我们不太可能把综合型大学的“文、史、哲、经、管、法”办得那么全,但是我们的文科弱小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个重要短板:一是外语,二是马列学科。这两个是我们办中国特色一流大学最基本的东西,而这两个学科的评估,一个是C,一个是B。你看北航外语都是A,比很多综合型大学还要强。西工大培养的学生出口那么好,学生成为总师的多,又红又专,专业那么好,马学科评得怎么还不行呢?多半是我们自己没有总结好、没有反映出我们的培养特色来。

(六)新工科较散,主攻方向还不太清晰

新工科这几年学校布局了不少,包括新工科的学院和研究院。我统计了一下,最近五年成立了八个学院、两个研究院,这个量还是比较大的。这些新的工科和交叉的学院与研究院,总的感觉是主攻方向不是很清晰。未来我们主要是长高、不是长胖,主要是收敛、不是发散,因为学科交叉永远交叉不完,不能一交叉就成立一个研究院甚至学院,今后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的,交叉无止境,办大学的根子和主体还是要回归到基本专业和基本学科的学院上。

(七)有组织的科研还不够

照理讲,西工大有组织的科研比很多学校都做得好,组织力很强。但仍然存在一科多院、力量分散的问题,学院、学科并联比较多、串联比较少,出口很窄、收敛很快,有一定的内卷。比如说力学至少有四个学院在办,材料、计算机也分散在不少学院等等。我“五一”从成都回来,在火车上碰到唐长红院士,他很热爱母校,他说西工大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一个事情有很多学院都在做,形不成合力,最后他们也不知道来找谁合作,希望学校加强点组织。

(八)办学空间紧张

我们的校园面积是足够的,但办学的建筑面积很紧张。现在两个校区加起来154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86万平方米,老校区67万平方米,这个面积是支撑不了西工大3.7万全日制学生的。一般来说3万学生就要1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30亿科研经费也要100万平方米以上,我们是52亿科研经费,所以老师们普遍感觉用房紧张,学生感到生活不方便,所以我们至少要有200万平方米以上才行。加之西工大是硬科技的多,占地都大,有时还要用吊车、行车,属于重资产的实验室。当然,我们学校原来想通过在太仓那边缓解,但是不管那边多大,本校母体这边是不能少的,远水不解近渴。

另一个问题是双校区运行效率低,现在双校区单边跑就要一个多小时,所以经常看到老师们、学生们从车上下来很疲惫,晚上非常晚,早上又非常早,效率比较低。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大学、欧洲的大学不一样,他们把一些大学办到乡村去,他们是经过发展、发达过后才喜欢安静的。中国人的习惯不一样,喜欢热闹的、喜欢交流、喜欢团聚,人受世俗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太偏远的地方也不利于招生和学术交流什么的。

还有老校区陈旧的问题,现在正在做提升规划,今年夏天就要基本搞完,这个问题今天不展开讲,老校区的环境确实跟西工大的地位和老师们的贡献不相称、不相符、不匹配。

(九)部门管理的问题不少

在管理方面,每个学校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是北大清华也是一样的。我们的问题主要是三个,一是有些方面还不规范。二是标准高低问题。如果西工大的目标是建世界二流大学,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要追求世界一流、中国第一方阵,那就还要努力,现在的工作标准就不合适了。三是管理上的闭环。我们有些管理工作,包括学院工作,特别是机关工作不闭环,有开始没结尾,有上面没有下面,这个从管理上讲非常不好。管理工作如果不闭环最后都等于零,因为你不监督、不检查、不落实,结果就是传达一下、文件下发一下而已,这种管理是没有效率的。这种只说不做连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虽然我们有些单位做得也非常好。我今天不是来讲问题的,而是来讲有没有机会的。

二、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就是分析机遇和挑战,到底我们有什么机遇?有什么挑战?

(一)机遇

1.强国复兴中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抓科技,都在抓高质量,高质量的本质就是科技含量,因为中国要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科技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基础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在中国必须要得到解决才行。所以现在中央都在抓,一个是卓越工程师,一个是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我们学校作为“985”、“双一流”高校就要积极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为国家分忧。

另外,中央现在特别强调狠抓实体经济。中国GDP的构成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制造业,我们连续12年都是全球第一大制造国,所以我们的工科发展就很重要。现在工业狠抓两件事情:一是制造强国。我们不像美国的GDP80%都来源于服务业,农业只占1-2%,制造业也才占百分之十几,所以美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通识教育为主,我们就不能这样做。二是万物互联开始转变成万物智能,最终万物智能再到万物交汇。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只要做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交汇中国就容易领先。从宏观上来说,这两样对我们西工大今后都会有很大的机会。

2.国防现代化

现在国际的形势、周边的形势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无论你看不看得见,或者愿不愿意接受,对当前的中国就是要必须面对的。军事实力对比可能是未来十年之内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吧。这些问题对我们西工大的三航—航空、航天、航海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原来我们说,2035年前是教育、科技、人才率先强国,现在还要再加上国防,因为国防等不起,所以在2035年前后,这几个都要率先强国,而这对西工大的发展总的说来都是有利的。

3.高校成为基础创新的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原来讲高校是基础创新的主力军,从本质上看,高校就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从长远看,其他都是方面军,最多算生力军,全世界各国大都如此,你只要从诺贝尔自然奖每年的获奖情况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来。高校有三个优势非常明显:一是高校自由的学术风气是任何一个单位都比不了的。一般说来,研究院所任务来了以后,往往是集中分配。大学是教授自己组织研究,高校的学术总的来说是比较独立和自由的。二是再单一的高校都是多学科,这有利于交叉碰撞。一般说来,研究院所水平很高,但往往都比较专、涉及的学科都很少。三是年轻学生跟高水平教师的互动。青年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无知无畏的提问,会倒逼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回答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就得去弄清楚教科书里不太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创新的发源地。

以上这些机遇,对所有大学、对理工科大学都是差不多的,不是专门针对西工大的独有机会,这些机会都是从宏观上看的,纯粹针对西工大的,在下面的分析中。

(二)挑战

1.对大学的挑战

一是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抓系统、抓型号、抓总的方面可能会逐渐减弱。假如说到了2035年前后我们周边的形势和国际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好转,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功能就会明显转变,国防学校也会如此,牵头型号系统的任务就会减少,这是大的趋势。二是学校基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会不断增强。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会让高校在这方面作用不断增强,自下而上的创新科研会越来越强。国外的大学也经历过这种变化,这是由大学的属性所决定的,大学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

2.对工科的挑战

一是国内的情况。对于工科,国内原则上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有行业背景的工科学校,就像我们这种学校,如果又正好契合国家大发展,尤其是航空航天、电子热,但如果行业背景是不太热的学科专业,一般发展的也不太行。所以有行业背景并且又符合国家大发展的学校,日子大多过得比较好,发展得也快。第二种是没有行业背景但人才队伍抓得好的工科学校,一般就只有靠人才队伍,尤其靠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也就是工科退半步,就是现在社会上讨论的工科理科化的问题,虽然我们不鼓励,但必须承认这些学校发展得也比较好,教学也好,国内这些高校也不少,尤其是工科的母机学科,如强电弱电、机械材料比较强的工科学校,大多也发展得不错。第三种是既没有行业背景又没有人才队伍优势的工科学校,这方面例子就太多了,大多排在国内工科学校后面的。工科学校最怕两样都没有,两者都没有的学校普遍在下滑。改革开放后有些学校还是断崖式下滑,不管它原来的学科多强、学校曾经多风光,下降是大概率、只是速度的快慢差别而已。

二是国外的情况。现在发达国家普遍工科有理科化的趋向,就是工科退半步,特别是在新加坡这样没有主体工业的地方。连美国、欧洲很多学校工科都在做理科的事情。相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普遍是理科有工科化的倾向,因为国家要发展,要解决生存问题,理科进半步而工科化,就是为了去集中精力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其实也不是简单的退不退、进不进的问题,就是发达国家的工科更注意工程科技的基础问题研究,而发展中国家的工科更注重当前有用无用的问题。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情况,现在全国在校理科学生占的比例不超过8%,比例非常低,工科比例很大,一个国家大发展都是强调工科,理科在控制、文科比例在压缩。这是国内外大学发展的普遍过程,最终文理工医才能回到一个平衡的比例。

3.对理科的挑战

理科主要是研究真问题,原来我们的研究往往是叫应用基础研究,不顶天、不立地,悬在空中多,你说它是基础问题就是,说它不是又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本回归到理科要研究真问题。真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兴趣出发的自由探索,就是0→1。这是极少数人能干的事情,我预计中国未来10年科技上这个都不会成为主旋律,虽然它很重要,但可能要等到国家发达后,人均过了三万美元后,它的份量才会不一样。另一类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程技术导向的基础研究,所谓的定向性的基础研究、有组织的基础研究,这是我国在这个阶段的基础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我把它叫作“1→0的问题”。大家爱讨论0→1,1→10,10→100,没有人讨论过1→0。工程技术应用里面有一些本质的基础问题,当初解决指标的时候,为了赶指标、赶得也急,也没有弄清楚、回答清楚它的核心基础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稀里糊涂的就去赶快应用了。后来有时间了就要回过头来再去梳理一下基本问题,就是所谓的反向基础研究或回溯性基础研究,这与泛泛说的应用基础研究有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西工大未来这几年非常重要的、要下功夫去抓的事情。西工大潜力非常大,因为很多高校并不牵头系统、型号、部件、组件的事,他就梳理不了1→0的问题。而我们牵头的多,就可能提得出问题来,这是我们西工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当然我们也可以做0→1纯粹发散的基础研究。据说,最近这五年,国家自然基金经费比上个五年翻了一番,从原来150多亿翻到了300多亿,但是我国一年各方面的科技经费投入加起来也有3万多亿吧,所以0→1的纯基础研究经费比例还是很少的。当然,我们从事的这两类基础研究,首先都应围绕西工大的三航优势学科开展,然后再放大延伸到别的领域。

4.理想的发展模式

工科学校理想的发展模式是两点:一是优势工科一定要有行业背景支撑。如果没有行业背景支撑就很难发展,行业背景不但要保持,还要发扬光大,这个背景没有了就会动摇了我们的根基。

二是要有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光有行业背景还不行,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要不断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平台,加强有组织的行为。只有这两样相结合,西工大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

同志们,分别具有行业背景的和具有基础研究实力的高校都不少。比如,教育部75所高校有40多所都是行业学校划转过来的,原来教育部高校只有25所,后来变成75所,大部分都是行业型学校,所以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并不缺乏。但是行业背景的高校普遍缺第二个问题,就是他的基础研究不是太行。反之,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学校也不少,综合型大学普遍数理化生都很强,但是一般他又没有什么行业背景,所以他也过得不一定好。而我们西工大两样都有,行业背景还不是有无的问题,而且还很强,基础研究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双向发力不够,我们主要是在两条线各自平行发展,交叉发展少,也就是并联的多、串联的少,大多没有形成双向发力,所以即使你两方面的能力都有,也没有产生太大的有效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有组织科研的突破点就在这里、堵点就在这里,其他地方发力都是枝节。所以只有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双向发力,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西工大的创新活力和无尽能量才能释放出来,我们两者都具有的优势才能转化为胜势。

可能我们年龄大一些的都知道,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树了几个农村致富的典型,比如,无锡的华西村、天津的大邱庄。仅从发家致富来说,他们是怎样致富的呢?在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发现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大多过得很一般,就拿点死工资,在农村生活的更不行,农村就有一点土地,只搞粮食生产也不行。他们发现,有一种方式就会过得好:在农村的土地上建一些乡镇企业工厂,农村有的是土地,既可以种些庄稼,同时又可以搞些企业,比如抓些炼钢、炼铁等粗加工的产品,这就让乡村发展得非常快有活力,老百姓很早就住上了别墅。所以,但凡成功的人或成功的事一定是善于思考的、善于总结的、善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路径的。比如,对我们西工大当前来说,如果按“二八”原理,现在是以激励前20%的先进变得更加先进、带动示范引领更多的人先进呢,还是以约束后百分之几十的人从后进变成先进更为重要、更为有效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和制定政策的选择问题,我们既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又要结合学校具体所处的发展阶段去作出调整和决策,只有这样开出的药方才有效,才会药到病除,世上没有普适的灵丹妙药。

大家可能会说你讲了半天,这个问题不就是理工结合的问题吗?光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但实际上却不是。只讲讲理工结合并不靠谱,理科人说跟工科结合,工科人说我们跟理科结合,一般都很难落实下去。我们讲的思路实际就是上下对齐,工科自上而下和理科自下而上能不能对得齐的问题,这是一个理工结合的高阶问题。材料学上有一个各向同性,比如压电材料、介电材料等如果能各向同性,材料的性能就高,如果是各向异性随机分布,就相互抵消了,抵消了性能就是0。那我们怎么对齐呢?就像蜂窝煤一样,上下两块如果孔洞不对齐,一会儿火就熄灭了。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得越准,效率就越高,理工结合才结合到实质上去了。我认为西工大如果要走到前面,就应在这个地方去引领、去超车。我很早在F1上海站的现场看过,F1比赛中,最能决定超车领先的是在加油区,所有的策略、加油、换轮胎就几秒钟,都是在那个地方决定的,也就是在换道交接区决定了能不能超得过去。如果我们能够双向发力,上下对齐,就可能走到国内工科大学的前面去的,引领一段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要你看准了,并且变成了举措,你就会很厉害,可能有人担心现在会不会晚了,我说只要你觉醒了,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高铁和核电起步多晚,但是现在国家领导人走出去都是这两张名片,最近又加了一张新名片,就是电动汽车。原来机动车、燃油车我们国家是没有机会的,全世界都是德国车、美国车为主,后来日本车、韩国车也占有一定份额。德国小汽车有上百年的积累,中国一点机会都没有,尤其是我们的发动机还不行。但是这几年全世界兴起的清洁动力车,给了我们巨大的机会,我们抓住了从燃油到电动之间的转换交接区间来发力,现在世界上65%的电动车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是第一大国,很多核心技术连德国都很担心。所以,任何时候只要你认识到了就不晚,就有机会,当然,认识到了就要去做、去落到实处,越早做越主动,越晚做越被动。

那么,怎么解决双向发力、上下对齐的事情呢?可能老师们和各学院会想,我凭啥去做这个东西,我现在就做得挺好的,做应用的就做应用,做基础研究的就做基础,还挺自由的。也就是说,双向发力的驱动力从哪里来?当前,主要是存在两个堵点:第一个是为什么老师愿意向下刨根问底。基础研究的本质就是刨根问底,但一般挖到一半就行了,他挖到根部下面去干什么?做应用研究的那么辛苦了,为什么他有这个动力刨到根?第二个是为什么做基础研究的人愿意向上捅,捅到“空天海”。我们学校的特色是三航,他捅到别的地方也可以,关键是他为什么愿意往上捅?不捅的话就口头说说有这个那个应用前景的,交个差就完了,因为做到真正的应用,尤其是产品和列装是很难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办法:第一,要改造优化团队结构。现在的大团队中,如果有20%左右的人是做基础研究的,就能解决工科退半步的问题。如果仅仅是邀请理科学数理化生的人来参加一起做,往往他不是核心成员,他可能做一做就没兴趣了或没被重视就退回去了,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要解决做工程应用的大团队里,团长他愿意在自身团队里面引进1—2个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青字号人才从海外回来的。一般说来,海外青字号人才普遍基础研究能力比较强,语言交流的能力也强,国际化的程度也高,非常适合先做几年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

第二,如何让做工程、做型号的人做甲方。如果工程应用的人他不做甲方,让做基础研究的人来做甲方就不太好。做工程技术的他来做甲方,他提出问题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就像现在华为的揭榜挂帅在西工大不是做得挺好的嘛。华为公司从工程技术里面提出问题,然后发出来揭榜挂帅,接着全国、全世界搞基础的人都来替他提解决方案。一旦问题解决后华为内部就会有一个团队马上接住你的想法去工程化应用,他不会让你大学来做工程化,他来自己把它转为工程应用,转为工程化以后他就会给你大学搞基础研究的人钱和项目,他这是向大学借智借脑,这很聪明,也很划算,这些年国际跨国公司大多是这样做的。那在工科大学内部,在军口、民口大项目中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就是要让理科进半步,就可能解决工程里的基础问题,也就是要在大学内部也搞揭榜挂帅,让工程型号做甲方、基础研究做乙方,就像华为做甲方、高校做乙方一样,才能真正形成对齐效应。做基础研究的不能认为自己吃了亏,只要做出了成绩,基础知识解决了大问题,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从基础发源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这是我们做基础研究非常珍贵的,但这是极少人才能做的,学校要培育、扶持和长周期地支持源头创新的东西。我们西工大的基础研究还是有点基础的,特别是力学基础就很好,但缺乏有力的组织。

第四,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如果评价不变化、不改变,就没有人愿意去向下挖,去向上捅。因为短平快才来得快,你搞这个周期太长受不了,他就会中途退场,所以评价机制,奖励激励机制怎么做?接下来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5.对文科的挑战

西工大主要是建设精品文科。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就是发展精品文科。文科对工科学校尤其行业学校我认为主要是三个阶段:一是以前主要是解决教学需要的文科,就是在人文社科学院里边,主要是解决文科有无的问题。二是2030年前后,主要是育人文化为主的文科,主要是解决文科结构问题,也就是文科的发展要跟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如果还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文科;如果是要培养卓越工程师、总师等拔尖人才的摇篮,那文科就很重要。三是最终在2035年强国之后,中国的大学主要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甚至通识教育比例更重,因为强国复兴前后,我国培养的是全球性人才,甚至全球引领性人才,要在国际上去竞争,这时候文科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文科繁荣对我们的大学就很重要,也很现实了。

三、他山之石

我们分析问题是需要选择参考对象的,首先是了解下国外大学的发展经历。十年前,我刚在电子科大当校长和后来在川大当校长的时候,曾经就分别研究过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的行业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变迁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今天,我主要就说一下跟我们西工大相关的工科学校是怎么发展的。

(一)任何大学的发展都要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脱离国家发展、民族的崛起是没办法办好大学的,美国、西方都是如此,中国更是如此,没有一个大学脱离了国家的发展能走到世界一流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当然我们西工大要办世界一流大学,也必须参考世界著名高校,比如麻省理工、佐治亚理工、弗吉尼亚理工等的发展过程。

其中,麻省理工学院最为典型,1861年成立的,成立时就是个技术学院,按现在中国的说法就是一个三本,他主要培养三种人:土木工程建筑师、造价师、化学药剂师、机械师等。他主要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了几十年过后就到了1894年,美国的GDP已经超过了英国,MIT的管理者就开始想,我们这样的培养目标不好,因为很可能美国今后要到世界上去竞争,应该向理工科大学转变,就不能再仅仅是工科了。他们从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经过了长期的论证和筹备,直到1930年才从普林斯顿延请到了物理学家康普顿来当校长,他就开始全面改造理学学科。随后就成立了MIT的第二个学院,也就是理学院。这里面有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现在都得了不少诺贝尔奖了,还有不少的数学菲尔兹奖,办得很不错,但它原来根本就没有理科的基础。

到了1910年,美国GDP超过了整个欧洲的总和,这时候他们又开始想MIT培养的人才可能还不行,今后美国很可能要到世界上去引领了,那怎么培养全球性的引领型人才呢?到了1945年二战结束,才由副校长刘易斯牵头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简称刘易斯报告。于是,他们就考虑成立第三个学院—文学院。1950年终于成立了文学院。现在这个学院还拿了不少普利策奖,MIT的新闻传播专业还很厉害。所以,MIT作为一个理工学校,始终把学校的发展和本国的发展、全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二)真正让麻省理工崛起的重大机遇,就是抓住了二战时期的军工急需

麻省理工1951年成立的林肯实验室很厉害,这几十年美国的军事电子、目标信号雷达、导弹防御系统等的研究成果大多都出自这个地方,所以它很重要,但它是源自于二战时期麻省理工的辐射实验室。二战的时候,MIT有一个搞微波的辐射实验室,主要是低频的民用微波技术。二战发生的时候,德国科技很厉害,主要是在发展两个技术:一是原子弹,二是雷达。这时候盟军就受不了,就向美国求助,因为美国在前方没有打仗,美国赶快让这个实验室搞军用雷达,于是迅速集中了一大批美国最优秀的物理学、电磁学的人才到这个地方。这个雷达工程计划是仅次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的,搞了几年,最后把雷达搞出来了,提供给军方,提供给盟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认为不需要了,他们的仗打赢了,大学应该回归到原来的本分上去。结果关停了几年后发现又不行了,因为苏联在拼命研究雷达,所以在他们关了几年后,于1951年又重新成立了林肯实验室,直到现在。所以,从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说明,人才的聚集,特别是有组织地把基础人才聚集起来,为了国家战略目标,大学突破些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麻省理工是1930年才把物理办起来的,但是并没有工程重大应用,到了二战时雷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工程目标导向,把理科引导到了有组织的基础研究,这个导向对麻省理工是革命性的,其他大学也许物理更好,像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斯坦福物理都很强,但没有重大需求牵引,就很难突击成功。所以说,麻省理工是全世界有组织的基础研究跟重大应用对齐的成功范例。我一直说西工大有机会,但是需要有外部因素的刺激。这个外部因素就是军事斗争前后对军工的强烈需求。一般说来,没有外部因素刺激的有组织科研基本上也不太行,自娱自乐的多,聚起来了最终也会散掉。当然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但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强盛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来支撑和威慑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他山之石,我们西工大一定要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不是一味的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数据,而是追求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一定要办出特色来,所有的数字都是服务于特色和高峰的,都是要为国家作出实在贡献的,没有特色和高峰的行业大学就会失去生命力,再多的数字也等于0。但是支撑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数字又是少不得的,西工大要一直沿着这条路走到目标点上去。

四、思路举措

(一)既要、又要、还要

1.巩固西工大三航、3M、3C特色工科

继续加强和巩固西工大三航、3M、3C特色工科,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2.提高数、理、化、生、力特色理科实力

同时暗暗发力,提高数理化生力特色理科的实力,力学我们已有基础,数理化生这些学科非常重要。

3.积累育人文科的力量

还要积极积累育人文科的力量。现在离2035年没有多少年,如果没有文科,培养人才也是不行的。

4.军事需求牵引的有组织理科的壮大

最终你要抓住这个机会,就是军事需求牵引有组织理科的壮大。有组织的理科的壮大要借助外力,没有外力老师们就不太愿意去向上捅到空天海。我们的发展思路就是怎样做强特色工科、夯实基础理科、兴建育人文科。基础理科里也包括医科,我们的医科现在本质上就是生命,因为没有临床的医学,实际上就是生命基础学科。我认为,这十年我们就是做强特色工科、夯实基础理科、兴建育人文科,可以简称:强工科、固基础、兴文科。

(二)人才队伍

万事都回归到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人才队伍就是内培大人才,外引青字号。谁都想外引大人才,直接搞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大人物来。我上次讲过,为什么说对我们这种学校和地理位置的地方,这条路几乎是没有机会的,我认为这个是不用讨论的,斯坦福前任校长丹尼斯对世界一流人才的分布有过专门的评述,我曾经也在这里讲过的。所以讲内培主干工科人才和团队,就是靠自己人,外引基础学科大小人才,尤其青字号和泛三航基础人才。基础人才不一定非要对照三航,可以向三航周边延伸发散。还要引进一定数量的文科人才,因为文科人才的引进往往代价没有那么大,引进少量成熟的文科人才,它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比理科人才更显著、更立竿见影,包括引进一点高水平的教学型文科人才,对我们人才培养非常迫切,可以去师范学校引进一点教学好的文科人才,当然要45岁过后或50岁左右的人,他的教学效果要比较好,对学生的影响才会大。

(三)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主要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四个面向,还有科技自立自强,还有国防军事的自主可控,这三点是我们科研的指导思想。

对西工大来说,科研工作非常重要的就是这条创新链—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有的学院、有的团队还没有形成这个链条,缺胳膊短腿的。科研第一重要的是方向,没有方向的科研都是打乱仗,消耗国家资源,浪费自己的青春。所以方向是第一位的,有了方向就要有队伍,有了人才队伍就要搭一个平台,学校也可以支持一点。有了平台就要去承担竞争性项目,如果不承担项目,还一直让学校支持,那也是很难成事的。新进人才,学校可以支持三年,最多五年,后面就要靠自己去竞争了,搞了五年、十年没有任何成果也不行,当然对确实需要长周期积累的领域也可以有一个状态性评价考核的补充办法。

只要形成了这个创新链条,团队才是靠得住的,才是后继有人的,是厚积薄发的,是可以继续支持发展的。反之,即便你有了方向,但不进人、不招人、不传人,一个人干到退休就散了,这种科研就是家族式的、作坊式的,那就没有支持的必要了。

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就是西工大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工科为本、三航当家、信息赋能、融合强校。工科是西工大的支柱,三航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信息赋能就是一定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转变,以及今后万物交汇应用到我们所有学科上去,包括工、理、文、医各学科各专业。今天,信息赋能越来越重要,你只要跟信息结合、跟数字技术结合、跟智能技术结合,你就可以赋能,能量无限大。最后是融合强校。我觉得融合强校主要是理工上下对齐、双向发力,不是理工交叉的泛泛的融合,西工大特色的融合就是上下对齐、双向发力,单向发力都没什么用。此外,才是军民融合,三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包括理科、文科、医科、工科之间的融合,四是产教融合。

(四)三个阶段

1.现阶段:以三航为特色的工科为重

以三航特色工科为重是现在发展阶段的主旋律,是我们以前长期积累下来的,离开三航我们还都不行。

2.到2035年,工科特色鲜明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根据前面的分析,到2035年,我们会成为工科特色鲜明的一流理工科大学。我们要成为理工大学,不能成为单一的工科大学,工科大学的生命力不如理工科,理工大学的生命力长远说也不如综合型大学。所以为什么我们国家在2000年左右合并了那么多学校,成为综合型大学。我们国家是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大量行业类学校来支撑,行业类学校之后可能就是理工科大学,然后就是综合型大学,世界大学的发展规律基本都是这样。但是中国又有特殊性,人口众多,发展严重不平衡,所以多种类型大学共存的时间周期会更长久些。

3.强国前后,工、理、文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前后,我们的目标就是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决定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那时候中国的大学就会回归到大学的本质上来办学,也就是大学以培养人和创造知识为根本任务,就不太会去承担过多的社会功能和行业的职责,就会慢慢淡化、回归到本质中来,从大学中不断产生新知识,产生各种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这就是研究型大学的主旨任务。

(五)氛围营造

未来要做这些,良好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标准要高;二是精神要足;三是使命要强。没有使命的各种改革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1.标准要高

我们师资队伍、管理队伍、服务保障体系三支队伍只要记住这句话,都会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一个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要有气质,科研要有价值,校园要有颜值。学生的气质来源于他自身的知识积累和他志存高远的志向;科研的价值来源于教师的真科研,解决真问题;校园的颜值,好的校园环境才能有利于培养一流人才和创造知识,环境育人就指的这个,校园的颜值不是说都要去追求完全像公园一样,但是要泛公园化,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到大学工作?因为每天到像公园环境一样的大学工作多好呀,加之待遇还不错,每天又跟年轻学生在一起,还经常互动,大学里知识永远在更新,学生又是弄潮儿。我比较过很多种工作,可能没有比在大学这种更好的工作环境了吧。

2.精神要足

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具体工作上就是学校特别是各个部门要千方百计帮助老师成功,老师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成才,师生一起千方百计帮助学校进步,老师没有成功他是难以安下心来的,学生没有成才也难以说会对母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3.使命要强

干部有没有使命感,气质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工作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那使命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只有做好了才算你做了。”这句话是在广元一个很偏的军工厂里看到的,在山洞里写的标语“只有做好了才算你做了”。前些年我用这个话要求电子科大、后来要求川大的教职工,今天我也用这句话在西工大讲讲,这句话很朴实。不是讲你每天多么的忙、做了多少多少,而是问自己做好了没有。

五、近期主要指标

指标不能定远了,学校开了党代会,也搞了“十四五”规划,都定得非常好,还剩三年。现在我们新的领导班子,还有下一步新的中层干部换届后,总是要搞个四年规划的,所以我们就说个3—5年的指标吧。

(一)人才

3—5年,最晚5年要达到20%,3年可能难一点。我们现在国字号人才单算也就是2600名专任教师占10%左右,这很少,在全国“985”学校里比例非常低,应该是倒数几位。我们能不能做到20%?这样可能会排在国内“985”高校中间一点,大约20几位的位置。人才工作绝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人才办、人事处一个口的事,全校所有学院,所有领导都要树立这个观念,人才第一。所有事情,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人才都是零。当然有了人才,就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重要的事一定要找对的人去干,否则还不如不干。我们作为基层领导就是要学会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而不是扬短避长。

我在学院调研时讲,当你对怎样抓工作不是太清楚、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作为书记、院长就狠抓人才,这永远都没有错的。如果你在学院管科研,不知道怎么抓的时候,就猛抓平台,永远都是正确的。人才、平台这两样抓的都是功成不必在我,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只要你抓这个,老师都会感激你的,后面的人也会记得你的,如果都去抓一些短平快的、虚无主义的、甚至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过不了几年大家就都会忘了的,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都是不会长久的,而且还既费马达又费电,把下面的人搞得很累,苦不堪言,就是老百姓戏称的“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二)总师育人文化

我们要进一步梳理、凝练、提升总师育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总师现象是西工大特有的,而且非常明显,可能其他学校也有,但没有那么明显。你要把总师文化的底层逻辑找到,你要把泡菜坛子的泡菜成分分析出来才行。只有这样,进了西工大的学生,放进去泡一泡,4年后捞出来一看,身上就有了这个味道。凡是要总结文化,那就是要下大功夫的,因为它涉及到包括课程体系怎么设置,第二课堂听说读写怎么训练,沟通与交流写作怎么培养,以及学生的系统思维、逻辑分析、交叉思维能力怎么训练等等,很是复杂。

(三)学生深造率

学生的学风最大的标志不是出勤率、抬头率,也不是早间操和晚间课什么的,学风好不好当前主要是看深造率,其中出国率也非常重要。我们学校的学生深造率是好的,还可以再高一点,但是也不能太高,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多元化选择也很重要。为什么要定在70%?因为70%在国内就在10名左右。出国率本来要想定在20%的,但是我们学校国防的性质就不定高了,10-15%吧。

(四)国内位置

1.学校要靠近20位

现在,我们学校在国内排在25位左右,我以前对西工大关注得少、也没有对比研究过。我们下一步有没有办法靠近20位?能进入前20位是我们的目标,为什么要进前20位呢?因为我国预计到2035年,会出现一个一流大学群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中。所谓一流大学群体就是指的15—20所学校进入世界前100位,现在前100位我国主要就是北大清华能进去。世界前100位的学校,现在美国学校有30几所,慢慢我们的高校要去改变这个结构。如果中国有15—20所能进入100位以内,那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很厉害了。所以我们西工大要争取在前20位,在第一方阵中。那总目标清楚后,现在所有的核心指标、核心竞争力就要在前20位才行,否则总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尤其是人才、科研的指标非常重要,从项目到经费,从自然基金到上千万的项目,从国家奖到省部一等奖,省部奖主要还是指的教育部的奖、国防科技奖,一定要是全国同台竞争的,不能只在陕西竞争,只跟西部竞争、跟西北竞争都不是西工大的参照系,因为你最终还是要走到世界上去竞争的。

2.工科要排在国内前10位

西工大在国内工科中大概在14—15位,我们的目标是再进4名,进入到工科前10位去,如果工科不在前10位,西工大怎么对得起这所老牌工科大学的牌子呢。我们现在的ESI工程学科是0.19‰,西安交大至少在四五年前就是万分之一了,哈工大、北航、北理工等都是我们学习的目标,他们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争取一两年内工程学科进入到万分之一,进入万分之一立刻在世界上的概念和影响力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只有3个千分之一:工程、材料、计算机,材料0.34‰,离万分之一还有相当距离,估计还有两年,计算机才刚刚进1‰。

(五)全球排名

最后是全球的方位,当然我们希望能进到前100位,但是目前真还不敢提。今年我们在全球179位,我们要往前面走,相信3年左右进150位是没有问题的,5年可能进到120位,但是能不能进前100位不敢说,因为越后面进展就越慢。为什么要进前100位、120位?因为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有指标判断的,其中一个指标就是这所大学要有3—5个顶尖学科,同时学校整体要在100位左右,至少在150位以内。现在,我们西工大有8个学科排在世界前50位,很不错的,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能把所有的学科都办成顶尖学科的,美国的好大学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科都是世界一流,北大清华也还有B类学科,甚至可能还有C学科,所以一流大学有3—5个顶尖学科很重要,这个我们西工大看来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另外,现在整个世界上有3万所本科以上的大学,美国有3000多所,中国将近3000所。一般认为,前3‰就是在一流大学行列中,也就是100—150位之间。所以为什么要参照这个,显然不是跟大家过不去才说的这些指标。

可能大家会说,你说了半天这些指标都没有什么规律,我们都记不住,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概括一下。那我就用一句话来总结吧,那就是:“友谊西路127号”,也就是西工大的地址,我就用“127”这组数字。“1”是西工大要做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第一方阵,第一集团军。“2”是国内大学排名在20位,所有的核心竞争力都要在前20位,尤其核心竞争力里边的国字号人才要占专任教师的20%,这三个“20”有点像西工大的校友总师研制的歼20、运20、直20。“7”是年度科研经费争取3—5年达到70亿。最好3年、4年,不能等5年,去年我们是52亿,我算了一下,今年有可能达到小60亿,至少今年增长5个亿没什么问题。保维校长的项目,还有好几个学院的大项目今年都要到账,当然经费上去了就不能下来,没有大年小年的说法。为什么要70亿?我们现在52亿基本在国内排在12—13位,西工大的科研经费是超过很多大学的,你如果这个都不行,我们前面总结的西工大科研是“工科为本、三航当家、信息赋能、融合强校”,就不靠谱了。大家相信未来3—5年,国家也在发展,科研经费投入肯定会上升、尤其军口,我预计3—5年我们科研经费就会进入前10名以内,前10名的地位和12、13名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一般人们习惯于说“前十等”,后面的就被“等”掉了,西工大科研工作不能处在“等”的位置上,要对国家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总之,一句话:“友谊西路127号”。

最后,我借用在化学化工学院调研的时候,当时他们用的这个图比较好的反映了我此时的心情:西工大正在积蓄力量、蓄势待飞!我想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西工大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越来越强。

今天我就讲这些,以上讲的也不一定都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