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我校在友谊校区召开校企人才合作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航发等集团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商飞、中国空气动力研发中心等军工央企及所属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我校党委书记李言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王振,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等有关领导,中国工程院吴强院士;我校副校长侯成义、岳晓奎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程基伟主持。
王振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部属高校发展建设、支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和同志表示感谢,并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坚持理念融合,强化价值引领;二是坚持要素融合,推动资源汇聚;三是坚持体系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四是坚持政策融合,加强基础保障。
侯成义以《校企协同创新,加快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为题,从学校基本情况、学生培养情况、人才队伍建设、形势问题分析和未来合作思路五个方面作专题报告。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干部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贺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王东、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陈富利分别以《铸利剑、卫空天热土,揽贤才、锻跨代强装》《深化校企合作,共建“铸剑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加速产教融合,共筑航空发动机人才发展新高地》为题作专题报告,介绍了集团的整体情况和综合实力,回顾了集团与学校的深入合作基础,介绍了未来的合作思路与需求,并表示希望未来在校企人才共引共用、学生培养就业等方面加强深入探讨与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会上还举行了依托我校入选的部分校企联聘学者证书颁发仪式。李言荣为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崔万照、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张旭辉、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李浩、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闫俊、兵器工业集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汪营磊、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阎德劲等6位专家颁发聘书。
李言荣代表学校欢迎大家。他重点就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什么现在我们要特别强调人才的校企合作,高校如何进一步深化与军工院所的人才合作。他说,当前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教育强国,国防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等等,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在各个领域的决定性作用愈发凸显,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最大卡点和堵点。我们说一切事业的发展都取决于人,特别是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当前我国军工企业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大发展时期,这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与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越来越相似,即都是高度依赖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已成为了双方的刚需。近两年来校企双方互动越来越频繁,对抓人才的认识和措施越来越相近,所以我们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双方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追求使得双方尽快取长补短的现实需求让校企走动越来越多,强强联合正当其时。他进一步强调,长期以来,西工大所形成的系统能力强、总师育人现象、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优势,都得益于我们一直与军工单位的紧密合作、相互支持。他说,西工大毕业生扎根一线,形成了“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到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就业比例连续超过40%,彰显了学校作为国防特色高校的担当,本次会议就是学校主动与产业部门和军工央企对接人才合作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目的就是落实好党和国家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他最后说,当前西工大正在着手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未来总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紧密的与军工单位一起有计划地为我们培养和锻炼更多的有工程技术背景的青年教师,我们已启动“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兼任副总师”的项目,计划每年选派20位优秀青年才俊到军工企业参与型号研制,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延揽聘请优秀的企业总师、副总师到高校来参加我们的未来总师培养;二是现在我们从工程系统里面梳理出来的“1到0”问题,非常需要与央企、军工企业、行业代表性企业一起来联合攻关,解决上下对齐、双向发力的问题。眼下比较好的抓手就是从校企联聘的重要人才开始。只有形成人才的双方共享、共赢和互动,校企人才合作才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人才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当日下午,与会人员分别就“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促进新型‘总师型’人才培养”和“发挥校企人才共享优势,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主题开展分组交流研讨。
(文字:党委宣传部;摄影:司哲、穆峥、王乐宇;审核:马西平)